中房报·公司
A+
碧桂园多元化协同筑就可持续发展之路

中国房地产网

2021-01-11 17:40

房地产行业正处在深度调整和转型时期,从单纯住宅业务向综合服务延伸,与科技、健康、消费等层面跨领域合作,乃至布局全产业链业态,成为一些行业头部房企的战略选择。但多元化转型是一项长期、系统性工程,在市场下行、融资收紧的环境下,加码多元化或将影响企业的流动性安全,因此,只有业绩长期稳定、品牌价值强大的房企才有资本在转型升级的道路上持续深耕。


2021年1月4日,碧桂园控股有限公司(02007.HK,以下简称:碧桂园)于港交所披露其2020年12月及全年未经审核营运数据。公告显示,2020年全年碧桂园连同其合营公司和联营公司实现归属公司股东权益的合同销售金额约5706.6亿元,同比增加3.34%,继续雄居业内榜首位置。


与此同时,当年内碧桂园被多家投行及研究机构上调评级,如穆迪上调碧桂园评级至投资级Baa3,标普将其评级由“BB+/稳定”调升至“BB+/正面”,摩根大通更是在其研报中指出碧桂园在未来3年依旧会有良好的净利润增长。


业绩稳健增长的基础之上,近年来碧桂园以地产、机器人、农业“三驾马车”作为新的业务架构,提出打造“为全世界创造美好生活产品的高科技综合性企业”这一愿景,经过不断地探索实践,其全产业链优势得以进一步强化。


新型城镇化的践行者


以地产开发为集团主业,碧桂园在20余年的深耕中,秉持“建老百姓买得起的好房子”这一企业使命,深度融入中国城镇化进程,迄今已帮助全国31个省份、超过1200个城镇的450多万户业主实现安居梦。


房地产市场转向精细化发展、品质致胜的背景下,碧桂园早在2015年就建立新品研发基地、推出“精工”系列,持续服务所有追求美好生活的人,也令“好房子碧桂园造”的产品理念深入人心。


2020年,基于后疫情时代人们对于人居需求的全新诉求,碧桂园再次启动健康住宅体系升级,以更好的产品设计、产品质量、社区环境、社区配套、物业服务,为消费者提供更优质的健康社区美好生活。在碧桂园健康住宅中,通过科学的规划布局和户型设计有效提升日照时长和通风效率,最大程度地降低流行病传染风险;通过分厅、玄关、卫生间等设计创新实现居家生活的多重防护;更链接全产业链引入科技、智能设施,开启全新智慧社区时代,引领健康人居的前沿方向。


疫情期间线下售房遭受重创,倒逼不少房企开始关注数字化营销这一新风口,而碧桂园在此之前早已前瞻性的视野提前布局这一领域。2019年,碧桂园就正式上线全国直营购房小程序“凤凰云”,疫情期间更依托自主研发的ASM自助购房一体机首创“无人智慧案场”,去年3月初,其线上营销签约额就突破千亿元;直播经济大行其道的热潮之下,碧桂园又于去年“五一”小长假期间开启“5爱5家直播购房节”活动,认购额创下约25亿元的佳绩。


值得关注的是,业绩持续增长的同时,碧桂园也在构筑稳健运营的护城河。融资监管政策趋紧的市场环境下,不少房企触及去年最新出台的“三道红线”。反观碧桂园的财务指标则进一步优化,2020年上半年末净负债率为58.09%,已经连续多年低于70%,有息负债总额下降至3420.4亿元,相较去年底降低7.5%,整体融资成本则下降49个基点至5.85%,充分体现了其“行稳致远”的运营思路。


机器人打造全新应用场景


在碧桂园的发展过程中,创新思维一直是贯穿其中的重要意识。这是在这一思路的驱动下,碧桂园逐渐意识到传统建筑行业中风险高、生产效率低等问题的掣肘,率先探索生产方式的变革,通过“建筑机器人+装配式建造”的模式解决行业发展痛点,为现代建筑业插上科技的翅膀。



2018年7月,碧桂园宣布成立博智林机器人公司,并开始在顺德打造机器人谷,重点研发制造建筑机器人、餐饮机器人等。为此,碧桂园从国内外招募近4000名优秀研发人才,并和清华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等多所院校在人工智能、智能制造、机器人核心零部件研发等方面达成战略合作。去年9月,首批建筑机器人交接仪式在顺德碧桂园凤桐花园项目举行,博智林创立的以建筑机器人为核心的人机协同作业施工体系正式投入使用。当年诸多业内外人士将碧桂园机器人计划视为“天方夜谭”,如今,这一“童话”已经梦想成真。


2019年初,随着集团高科技综合性企业定位的升级,碧桂园又成立了千玺机器人集团,以智能科技为核心驱动,将业务延伸至多元化餐饮服务。去年新冠疫情暴发后,碧桂园第一时间向抗疫一线捐赠了首批集装箱煲仔饭机器人,为一线医护和隔离人员免费提供24小时无接触式循环生产与配餐;去年年中,千玺机器人集团打造的天降美食王国机器人餐厅开业,20余种餐饮机器人设备“上岗”,可为顾客提供近200种菜品,迅速成为“网红”。


目前,千玺集团打造的“5+1”全新智慧餐饮业态已在佛山、广州、江门等地成功运营18家机器人餐厅,超300余台各类餐饮机器人单机设备在北京、江西、陕西等10余个省市的医院、商业中心、景区、大学和政企单位实现运营。


助推现代农业转型升级


“42年前我种田,42年后我还种田。”碧桂园董事会主席杨国强这番朴实而又饱含深情的话语,也许正可以解释碧桂园多元化业务构架中现代农业的地位。


农业之于中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就再次聚焦“三农”,并强调要“持续抓好农业稳产保供和农民增收,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保持农村社会和谐稳定”。而碧桂园对农业的重视,正源于其多年来始终不变的公益情怀与企业责任。2018年,杨国强萌生了“重新回去种田”的想法。这一年,碧桂园正式进军现代农业,积极布局农业全产业链,致力于成为现代农业系统方案的提供者和服务商。



去年10月,碧桂园联合北大荒启动共建的全球首个超万亩无人化农场掀开了神秘面纱。在首次农机无人驾驶作业集中演示中,来自国内外的17家头部智能农机生产企业、44台/件农机设备,完成了玉米、大豆、水稻三大农作物单机无人驾驶20多个作业项目的试验示范任务,向世人生动诠释了“高科技农业”。专业人士指出,该项目将带动中国现代化大农业加速发展,为中国农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这在我国现代农业科技发展进程中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


与此同时,碧桂园农业还拓展了海外大农业、研发服务、智慧种业、现代农业产业园、社区生鲜门店等多个板块,建设了“武汉种谷”、广东德庆贡柑产业园、云南保山农业科技园等一大批优质项目。身为全国政协委员,杨国强在去年“两会”上提交了发展高科技智慧农业的提案,在他看来,农业科技化、智能化是大势所趋,要全面提升农业产业链自动化水平,占据全球农业未来发展制高点。而这也正是碧桂园目前重点努力的方向。


全面考量碧桂园业务链上这“三驾马车”,它们并非孤立存在,而是以高科技为纽带,在发展过程中相互促进、相互赋能,在全面提升碧桂园核心竞争力的同时,更全部指向于其最终的企业使命与价值导向,即提高人们的服务体验和企业生产力,为全社会创造美好生活。步入“十四五”开局之年,以多元化协同筑就未来可持续发展之路的碧桂园,再次率先冲出全新的起跑线。


编辑:申志远
标签:碧桂园,持续发展
0
0
评论(0)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Copyright2018-2020 CREBZFB 版权所有

京ICP备17051690号-1

京公安备:11010502039233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5767558

中国房地产报

房地产行业门户

打开APP
Close moda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