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房地产行业向何处去?经济学家们谏言
-
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在加速演进。新时代下,我国经济与房地产行业也迎来新机遇与挑战。大环境下,房地产行业开始重构发展逻辑,房企对内追求管理红利,向外寻求新赛道拓展,房企之间规模、资金、盈利和经营能力的分化也在加剧行业集中度的提升。
活动视频


栗文忠
- 中国房地产报社社务管理委员会主任 栗文忠:中国上市房企要为新时代社会和行业进步驱马先行

“中国上市房企是公众公司,代表着行业整体素养与形象,公众对某些上市公司投机行为的不满和不信任,这是上市公司的最大危机,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企业和行业发展的进程。这需要整个行业共同去维护。” 中国房地产报社社务管理委员会主任栗文忠发言时称。
单大伟
- 中国房地产报总经理、中房同创文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 单大伟:企业只有“好而不倒”没有“大而不倒”

“中国房地产行业正处于深度调整期,弥漫着焦虑与压力。最直接的焦虑来自政策施压。”中国房地产报总经理、中房同创文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单大伟表示。
贺铿
- 第十一届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九三学社第十二届中央委员会副主席、著名统计教育家与经济计量学家、中国经济计量学开拓者 贺铿:中国不会发生严重通胀, 房地产的问题是“房子太多需求有限”

贺铿表示,当前美国与中国的经济都在恢复之中,但是遇到的问题不同。“美联储刚刚发布了他们的观点,美国现在面临着通货膨胀;中国现在的问题则是居民消费疲软。”
宋志平
- 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会长、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会长 宋志平:“万里挑一”的上市公司要做“优等生”

“从数据中可以发现宏观、中观和微观数据,这些数据在城市更新中能够发挥作用。”赵英表示,在数字时代城市运转离不开城市操作系统,它就像城市的中枢神经、一个城市的心脏。
吴晓求
- 中国人民大学原副校长、中国人民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席、中国资本市场研究院院长 吴晓求:10万元/平方米房子是财富泡沫 要大力发展资本市场

未来中国将会把房地产作为首选资产时代逐步过渡到以选择证券化资产为主时代,这个时代会慢慢来临。从房地产到证券化金融资产,这是中国资产结构要进行战略转型,既有利于房地产健康发展,也有利于资本市场发展。
连平
- 植信投资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院院长 连平:金融机构给予房企适当合理融资支持利于控房价

连平呼吁,金融行业给予房企适当合理的融资支持,尤其是加大房地产行业建设“后半段”金融支持力度,满足其开发建设过程中基本资金需求,“这对于未来增加住房供给、改变现有库存不足状况、有效控制下一阶段房价上涨压力是有必要的,也是可以尝试的。”
王娴
- 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副院长 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副院长王娴:租赁住房REITs不仅可帮房企转型 也可解融资难

对于持有租赁住房的企业而言,租赁住房REITs是一举两得的金融产品,不仅可以让企业实现转型还可以通过融资来满足市场需求。
邱晓华
- 著名经济学家、阳光保险首席经济学家 经济学家邱晓华:人们最大财产不应是房地产,未来要扩大金融资产市场

与其他国家比较,我们最大的财产主体是房地产,他们的财产主体是金融资产。因此,未来,金融服务市场需求会越来越大,对金融服务的满足构成了大消费不可忽视的领域。
钟正生
- 平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所所长 经济学家钟正生:中国经济已筑顶,下半年需要政策“固本培元”

中国经济进入筑顶阶段,这是部分经济学家的共识,平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所所长钟正生就是其中的一个。对于今年下半年中国经济形势,钟正生分析说,“下半年经济将‘见顶巩固’,需要政策‘固本培元’”。
姜富伟
-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工程系主任、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 姜富伟:科技可以助力地产企业预警市场理性决策

现在比较前沿的金融工程和金融科技可以帮助房地产企业提高效率,并助力房地产企业解决具体问题。当下,科技对于金融和房地产行业都是热门关键词,科技可以发挥重要助力作用,但相比金融行业,房地产行业与科技融合发展还缺乏一定投入和支持。

研究①
-
中国上市房企发展规模中隐藏的秘密

规模不再是市场竞争的唯一法宝,提升房企综合竞争力才是制胜之道。
研究②
-
中国上市房企盈利质量“冰火两重天” 中海陆家嘴表现突出

盈利质量是企业维持经营的关键,占总竞争力打分权重的17%。
研究③
-
中国上市房企营运绩效排名出炉:绿地滨江中梁表现抢眼

房地产企业资产端主要为存货,所以存货周转率整体较低。
研究④
-
中国上市房企成长潜力良好:土储雄厚净资产增长率稳健

净资产增长率一定程度上反映股东对公司的认可程度以及公司业绩。
研究⑤
-
降杠杆缓拿地“三条红线”下中国上市房企偿债能力变强

“三条红线”对比来看,净负债率满足的公司家数最多,其次为现金短债比,最后为调整后资产负债率。
研究⑥
-
中国上市房企综合竞争力出炉 它们正追赶万科碧桂园恒大等头部企业

以产品匠心创造力和为根基 。拥抱新一代信息技术带来的行业变革,由“主动适应”转变为“引领”居民居住思维 、习惯和产业发展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