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房报·智库轮播
A+
新型智慧城市:本土化现状与发展趋势

2022-02-19 13:43

新型智慧城市:本土化现状与发展趋势

图片来源:中房报图库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 ,越来越多的城市管理者将信息技术应用与城市管理相结合 ,城市信息化应用水平不断提高 。传统的智慧城市开始逐渐衍生 ,出现了新型智慧城市、数字孪生城市等新的发展方式和模式 。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管理学院 孙志勇

◆ 中央财经大学政府管理学院 刘梦雪

概念

新型智慧城市,是一条贯彻新发展理念、全面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城市发展深度融合、引领和驱动城市创新发展的新路径,是一种形成智慧高效、充满活力、精准治理、安全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城市发展新形态和新模式。不仅如此,新型智慧城市也是我国建设数字中国、智慧社会的核心载体。现阶段,我国新型智慧城市已经进入以人为本、成效导向、统筹集约、协同创新的新发展阶段。

与传统智慧城市相比,新型智慧城市虽然仍然需要以各类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为基础,但更为注重城市各类信息的共享、城市大数据的挖掘和利用以及城市安全的构建和保障,打通了传统智慧城市的各类信息和数据孤岛,实现城市各类数据的采集、共享和利用,建立统一的城市大数据运营平台。随着对新型智慧城市的研究不断深入,新型智慧城市的内涵和外延也在不断拓展。我国各级各类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已经从技术导向、注重建设全面转向成效导向、突出运营阶段,技术架构和业务板块相对固化而成熟。如何解决好政府与市场、全面与聚焦、应用与创新的关系,建立更为高效、顺畅、有机衔接的组织机制、管理机制、运营机制、合作机制,成为现阶段各地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核心关注点和探索方向。

新型智慧城市:本土化现状与发展趋势


发展现状

从全球范围来看,智慧城市发展已经进入了大规模建设阶段,在不断发展的信息技术时代,智慧城市建设不仅是一个新的现代化城市治理思路,也是城市发展中的一个必然阶段。截至2019年底,全球在建智慧城市数量已经超过1000个,并且该数量正在逐年攀升,增速逐渐加快。

从我国来看,智慧城市是我国大力推进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方向,是城市信息化建设的高级阶段。智慧城市发展的本质是融合,将信息化建设和城市管理相融合,通过物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等智能信息技术的运用,将分散的信息化系统整合起来,通过一个数据化可视平台,将城市中存在的现实问题通过数据平台进行统一管理,具有感知化、物联化、共享化和智能化的特点。

近年来,我国城市正处于新旧治理模式交替、城镇人口快速上升、信息技术蓬勃发展阶段,智慧城市的出现和建设发展也顺应了我国城市化发展需求。2012年《关于国家智慧城市试点暂行管理办法》的出台标志着我国正式拉开了智慧城市建设的序幕;2014年,智慧城市长期规划、指导意见陆续出台;2016年开始,国家与各省市“十三五”规划的出炉,一方面明确了将智慧城市建设作为未来城市发展的重心,另一方面,政策文件从总体架构到具体应用等角度分别对智慧城市建设提出了鼓励措施。

新型智慧城市包含十大核心要素,涵盖智慧城市设计、建设、运营、管理、保障各个方面,具体来说,应包括顶层设计、体制机制、智能基础设施、智能运行中枢、智慧生活、智慧生产、智慧治理、智慧生态、技术创新与标准体系、安全保障体系。

在这里我们以基础设施为例:对于智慧城市所需要的基础设施,我们选择光缆长度、移动电话普及率、互联网宽带接入端口数三个指标通过熵权法,进行简单的模型运算并通过软件将其数据可视化,就可以得到下面这个图片。

新型智慧城市:本土化现状与发展趋势

图为我国数字经济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水平

从图中可以看到我国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呈现一种东强西弱的态势,并且呈现一种连续性,但这种连续性并没有促进我国智慧城市群的发展。

政策梳理

从国家开始推进智慧城市建设以来,住建部发布了三批智慧城市试点名单。其中第一批在2013年1月发布,共包含90个城市(区),其中地级市37个,区50个,镇3个;第二批于2013年8月公布,共包含103个试点;2014年公布第三批试点,共计93个,其中84个新增试点,13个扩建试点。截至目前,住建部公布的智慧城市试点数量已经达到290个。截至2019年,我国超过700个城市正在规划和建设智慧城市。

新型智慧城市:本土化现状与发展趋势

图为我国智慧城市试点数量

新型智慧城市:本土化现状与发展趋势


新型智慧城市:本土化现状与发展趋势


从对于国家层面的政策梳理来看,我国新型智慧城市发展体系正在不断完善。此外,我国各地方也在不断出台因地制宜的建设政策,各地的顶层设计基于不同地区的需求,运用体系工程方法,统筹协调城市内各要素,分级差异性布局新型智慧城市的发展和深入。

新型智慧城市:本土化现状与发展趋势


新型智慧城市:本土化现状与发展趋势


存在问题及应对

我国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和推进过程中,也逐步暴露出诸多问题,例如信息孤岛普遍,智慧城市重复建设,特色不鲜明,千城一面等。

具体来看,我国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挑战包括三大方面:

☆ 一是信息系统烟囱林立,数据孤岛现象普遍。各自为政现象普遍,海量数据不能实现融合,数据量大,难以实现信息和数据共享。

☆ 二是城市建设水平不一,缺乏整体规划。各地盲目建设,导致重复建设,千城一面,数据管理水平参差不齐,建设进度和水平各不相同。

☆ 三是信息安全缺失,网络风险日益提高。智慧城市数据建设必须确保数据资源在共享使用中的安全性,用户数量、应用程序数量日益增加,网络安全风险日益提高。

对于上述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解决:

1

强化平台顶层设计

顶层设计在城市大数据平台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科学合理地进行顶层设计,需要从落实国家宏观政策出发,结合地方实际需求,统筹考虑平台目标、数据主权、关键技术、法制环境、实现功能等各个方面,以“高起点、高定位、稳落地”开展平台的顶层设计,保障城市大数据平台建设有目标、有方向、有路径、有节奏地持续推进,并且根据项目进展状况,不断迭代更新、推陈出新。

2

完善配套保障机制

智慧城市的建设和运营都需要有配套的保障机制,并充分发挥保障机制的导向作用和支撑作用,从而确保平台规划建设协调一致,才能更好的打破城市信息孤岛,明确数据内容的归口管理部门,采集部门和开放方式,完善管理机制。

3

因地制宜进行建设和运营

不同地区拥有不同的信息基础,智慧城市平台的建设和应用要结合在一起,避免出现平台建设和实际情况脱节的现象。对于城市来说,数据来源有不同的方面,政府、产业和城市的数据资源极其庞杂,需要明确平台数据资源的权属性,保障数据所有权的归属。政府拥有政府数据资源所有权,互联网企业往往掌握着先进的数据技术和拥有互联网思维的专业队伍,本地企业对当地的人才资源、市场环境、产业发展等因素有更清晰、更准确的认识,需要充分盘活政府、互联网企业、本地企业等各方资源,参与平台的建设与运营。因此平台建设路径没有固定模式,需要发挥各方的主观能动性,因地制宜,挖掘地方优势,突出地方特色,为城市大数据决策提供有力支撑。

4

加强数据安全保障

智慧城市平台包含大量数据,涉及国家利益、公共安全、商业秘密、个人隐私,具有高度敏感性,因此必须加强平台数据安全保障能力建设。落实等级保护、安全测评、电子认证、应急管理等基础制度,建立数据采集、传输、存储、使用、开放等各环节的安全评估机制,明确数据安全的保护范围、主体、责任和措施。研究制定数据权利准则、数据利益分配机制、数据流通交易规则,明确数据责任主体,加大对技术专利、数字版权、数字内容产品、个人隐私等的保护力度。

健全智慧城市平台的监督管理机制,只有更好地保障数据安全,给企业和居民足够的安全感,才能更好地收集、整理和运用数据。

结语

新型智慧城市本身就是适应我国国情和信息化发展的需求提出的,随着各地区顶层设计体系的不断建设完成,城市管理者对于新型智慧城市的概念理解更加深刻,我国新型智慧城市的建设发展也在不断深入,未来在新技术的驱动和新政策的保障下,智慧城市将会不断改善人们的生活,也会作为数字经济的组成部分,成为我国未来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编辑:温红妹
标签:新型智慧城市
0
0
评论(0)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Copyright2018-2020 CREBZFB 版权所有

京ICP备17051690号-1

京公安备:11010502039233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5767558

中国房地产报

房地产行业门户

打开APP
Close modal

TOP